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说课稿

学会调控情绪说课稿

时间:2025-09-01 16:21:40
学会调控情绪说课稿

学会调控情绪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会调控情绪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会调控情绪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学会调控情绪》。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七年级上册是以学生生活与成长的需要来组织和编写的。共有四个单元,但相对比较独立。第六课有两框,本框是在第一框初步认识情绪的基础上,主要解决怎样调控不良情绪,着力介绍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是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的教学重点之一。鉴于初一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特点:情绪的呈现丰富而强烈、波动性较大、不稳定。而情绪品质的培养与他们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个人性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都密切相关。因而,针对初一学生情绪发展的这些特点,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把握自己情绪的特点,学会合理的发泄与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和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保持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初一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合理发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的表达个人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以学习材料为载体,组织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联系实际由小组内部探究扩大为全班同学交流合作,师生共同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

(3)、知识与技能: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了解并学会运用调控情绪的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情绪可以调控和需要调控,是本课的重点。

理由是:初中生情绪丰富而强烈、不稳定、难自控的特点,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而这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知道情绪可以和需要调控,是自觉调控情绪的基础。因此认识情绪可以和需要调控,便成为本框的重点。

(2)、了解和正确运用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理由是:知道情绪可以调控,关键在于日常生活的运用,而这又为初中生的阅历水平、思维能力、自控能力所限制,因此引导学生将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运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就成为本框的难点。

二、说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探索与主动思维。

2、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并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直观教学、兴趣教学。

3、 问题教学法:师生问答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问答来启发、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三、说学法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发现法:这是学习间接知识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

2、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及时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我作了如下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歌曲《最近比较烦》

设计意图: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从歌曲的内容中让学生初步认识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推进新课】

(一)要求学生认真阅读——P64插图 、P65相关链接。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组织引导,得出以下结论: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阅读发现法。这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教师适当引导得出相关结论,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从书本上学习间接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突出本框重点并为突破难点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用多媒体展示“徐力杀母事件”,让学生思考:“徐力杀母是不是有预谋的?”“徐力在什么情况下把他的母亲杀害的?”并让学生指出在他们生活中因情绪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不良情绪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

设计意图:通过事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青少年的情绪特点:丰富而强烈、不稳定、难自控。青少年的不良情绪危害性很大,因此青少年的情绪需要合理地调控。

(三)用多媒体展示两则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帮小主人公想办法、出主意,使他们能走出情绪的低谷”,让学生总结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此外,再列举一些事例让学生分析分别是用了什么方法调控情绪。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和对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有: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和理智控制法,再通过案例进一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这里重在把本课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突破难点,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达到本堂课教学目标。

(四)多媒体展示67页的案例,并思考“薛阳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你能想象当时李晔的心情吗?”“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明白在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同时,还要注意关心帮助他人、缓解他人的不良情绪,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五)播放《幸福拍手歌》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在本课的最后,用歌曲来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五、板书设计

(一)学会调控情绪

1.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2.排解不良情绪

(1)情绪需要调控

(2)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注意转移法、 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

3.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总之,本节课根据新课改理念和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意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会调控情绪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此处隐藏2871个字……3)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已的情绪。

3、知识目标

(1)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2)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主要运用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三个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实现直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小组合作探究法: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互相提出解决烦恼的办法并作出反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相互关爱的品质。

3、活动探究教学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4、问题激趣教学法:根据“思维总是始于疑问”的思维规律,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念,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我确定以上教法的依据是:①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因此,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思品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达成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②本校七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

三、说学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本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课时的学法指导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主阅读学习法:本节课设计了两次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

2、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问题讨论学习法:针对问题,通过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确定以上学法的理论依据是:①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②本校七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

四、说教学程序

本框题的教学程序是沿着不良情绪“为什么调控”、“能不能调控”、“怎么去调控”的逻辑线依次推进的,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将“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控”的内容放到了“情绪是可以调适的”之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情景、两个活动来串联教学过程,以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我就简要阐述一下这一框的教学程序:

(一)引用材料,巧妙导入新课(4分钟)

本节课的导入,我引用的是3月22日发生的南平实验小学13名小学生死伤的惊天血案的新闻材料。我通过PPT给出的这一新闻的典型图片和简明新闻解说设问:郑民生因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以致制造惊天血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的惨痛教训给你什么启示?然后紧承学生的回答,巧妙导入新课——《学会调控情绪》。

(二)给出教学问题,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导入新课后我用PPT给出本节课的三个主要教学问题:

1、为什么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控?

2、情绪能调控吗?为什么?

3、排解不良情绪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给出主要教学问题的目的是让师生一起带着问题进入教学过程,明确目标,以便更加有效地参与课堂,同时也为课堂最后的检验打下基础。

(三)实施新课教学,解决教学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1、情景一:出黑板报引发的尴尬(6分钟)

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出黑板报的情景来设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以及这种情绪特点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解决第一个教学问题——为什么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控?

2、情景二:相同的雨,不同的情绪(8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4页的漫画,思考并回答问题,让学生明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会带来不同的情绪表现以及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的道理。解决第二个教学问题——情绪能调控吗?为什么?

3、情景三:哭婆婆变笑婆婆(2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5页“相关链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积极的态度带来积极的情绪,消极的态度带来消极的情绪也就是不良的情绪的道理。明确我们应该积极调控情绪,发挥情绪的积极作用。那当不良情绪来临时如何进行调控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

4、活动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0分钟)

让学生自学课本第66页至67页的“相关链接”,同时用PPT给出七年级学生小雯调控情绪的材料,让学生思考并开展四人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调控情绪有哪三种常用的有效方法?

2、小雯运用了哪些调控情绪的方法?

3、你如何理解“合理发泄法”的“合理”二字隐含的意思?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多管齐下,强调并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解决第三个教学问题——排解不良情绪有哪些常用的方法?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活动中,通过对第三个小问题:“你如何理解‘合理发泄法’的‘合理’二字隐含的意思?请举例说明。”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意识到无论表达情绪还是调控情绪时都要记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必要性,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也为下一课时“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的教学打下伏笔和基础。

5、活动二:活学活用,互帮互助(10分钟)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锻炼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践行在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时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原则,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品质。进一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能落实本节课能力目标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活动步骤和要求如下:

第一步:每位同学在老师发的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烦恼的内容。(课前完成)

第二步:每位同学在自己的卡片上填写计划采用的解决方法。

第三步:同桌互换卡片,填写“同学一的评价”和“同学一建议的解决办法”两栏内容。

第四步:前后桌互换卡片,填写“同学二的评价”和“同学二建议的解决办法”两栏内容。

第五步:将烦恼卡片还回烦恼主人,由主人分别对同学一和二的建议做出反馈。

第六步:教师选取几张卡片进行点评总结。

6、课堂小结:(4分钟)由学生结合主要的教学问题来谈收获,最后再由教师用PPT给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图进行总结,用知识结构图中的三个教学逻辑问题来回应课前的三个主要教学问题,首尾呼应,强调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会调控情绪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