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范文汇编九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篇1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校本教研管理,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常规教研活动,创新教研服务方式,构建富有活力的教研工作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规范管理要质量
1、以教学核心五环节————备课、上课、布置与批阅作业、辅导、组织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深入教师课堂,开展随堂听课和评课议课活动,加强对常态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提升常态教学水平。
2、在每学期两次定期教学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我们将加大力度督查教学常规,组织不定期的教学常规检查,从课前准备到教学实施,从课后辅导到学生评价,多种形式督查教学常规的落实与规范,确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创建优良的教研文化,用文化来提升质量
1、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只有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将认真落实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度,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进度,共享级组内教学资源。
2、扎实抓好学科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学科建设的专业团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家园,常规教研务必要提升时效,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倡导有主题、有目的、有方法、有积淀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将开展以科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观摩,促进教研组的建设。
三、改变教与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聚焦课堂,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减少并逐步杜绝无效、低效的教学行为,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2、组织名优特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名优特教师是岭园小学的宝贵财富,学校应该为他们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充分发挥这些名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展示岭园风采。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名优特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课堂开放中,碰撞思想,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通过展示活动,给名优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教学才华的舞台,同时也给其他教师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
四、加强质量监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继续实行对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测,以区教研室各种调研考试和期末检测为依据,进行质量分析,肯定成绩,找到前进的方向。
2、鼓励各部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检测。
3、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调研,广泛征求各科教师意见,科学合理地监控教学质量。
五、深化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将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充分展示我校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课题实施的总体构想与具体做法,展现具有岭园个性的“科研兴校”的办学品牌特色。
1、做好各级课题的各项工作,完善教研过程的各个流程管理。
2、认真总结校本研修课题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积极筹备区教育科研工作经验研讨会,做好经验介绍、相关资料等准备工作。首批校本小课题研究成果结题、成果总结汇编工作
3、进一步组织我校第二批校本研究课题的征集和申报工作。
4、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根据现阶段福田区学生与教师的心理特点,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用以指导实践工作,结合各学科教学进行学生身心的健康教育的研究。
5、组织申报20xx年福田区公益性科研项目,做好区级以上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组织课题研究骨干教师、主持人交流研讨、科研管理工作培训活动。
小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篇2指导思想: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全体教师执教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力争常规工作出新思路,重点工作树新优势,教学质量上新平台,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工作要点:
一、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构建学习保障制度:继续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系统组织学习综合性的教学理论文章;深化校本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年级组要利用分组研讨时间,分散组织学习与学科相关的理论性文章;继续要求各教师至少订阅一份业务杂志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图书资料等平台加强学习;推荐优秀教师参与各级专业培训。
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指导教学。深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深刻理解内涵,进一步落实课改精神,深化教学改革。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具体的学科课改措施。要认真总结几年来的课改经验,总结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提炼、推广,形成学科、个人课改的特色。要积极研究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研讨活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各教师要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在实践中反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3、严格执行课程规范:认真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小学作息时间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组织好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在校参加活动时间,科学合理布置学生的作业。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可持续发展。
4、加强特色课程建设:继续在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上加大力度,形成学校特色。根据三级课程设置要求和特色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为有天赋和有特长的学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环境,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开发课程资源,组织交流研讨,强化相关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要通过案例研究鼓励教师大胆拓展和创新,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要研究传统学科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点,创设学生和老师喜闻乐见、自觉主动参与的社会实践方式,凸现课改的亮点。
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5、抓实教学“六认真”工作: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认真地做好记录(记好成绩、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反馈。加强总结反思工作,各项检查都要定量定性公正公平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师评优、职称晋升奠定基础。继续按常规组织“六认真”检查:第一次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第二次检查兼任科目的备课,第三次 ……此处隐藏18809个字……(三)实施校本培训,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
1、规范教研组建设和活动
活动时间:中心组每周四下午活动(保证1小时以上时间)。
活动要求: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要保证活动时间,有教研活动纪录,有总结。
活动内容: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进行本学科业务学习、课题研究、听评课、教学反思、优秀教师的录像课等。
2、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笔记,进行业务交流(教师的学习笔记、论文 等)——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师反思文章每月1篇。我们要通过校园网、博客、维客等载体推广、宣传探究成果。
3、做好与实验小学结对活动,分学科进行两次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4、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以点带面促良好教风的形成。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制度制定与落实,切实发挥其辐射作用,真正起到学校教学中坚力量的带头作用,并做好与新教师的结对帮带活动,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5、积极参加县规范教研组评比活动,并有所收获。
(四)常规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常规化。
1、 本学期实施全语文教育研究,继续深化茶文化和留守儿童两大课题的研究,开展绿化行动和鸟巢文化建设,力争有更多的科研成果,以活动促教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要求:继续坚持每月科研例会制,科研组长负起责任,写好记录和材料积累,实验教师定期作汇报交流,写好经验论文或课题阶段报告。
2、开展教改专题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校本特色课题研究,立足解决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着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提高研究的实效。
(五)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
1、重视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2、深入开展“大课间体育运动”,力争把民间体育活动引入校园,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上好每一节课。抓好抓实每一节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3、深化西子鸟社团建设,要重视对特长生的培养。搞好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抓好西子鸟田径队、器乐队、舞蹈队、棋队等的训练,争取艺术节中取得佳绩。
4、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卫生宣传、抓好学校易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控制近视发病率,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杜绝各种传染病在学校发生。
(六)其它工作
1、抓好一年级、毕业班工作。一年级是窗口,短时期内规范好学生,爱心、耐心、责任心。毕业班抓稳定,给全校学生做出榜样。
2、做好各室的管理与使用,加强分管责任人的监督与指导。
五、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行事历
二月份:
1报名注册2完成各类计划3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会议4课题组会议
5质量分析会6上送参评县论文案例的评比
7准备参加县第二届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8启动兴趣小组
9准备五年级县英语口试抽测、一年级写字抽测
三月份:
1期初常规检查
2开展常规听课活动
3城乡联动(一)4优秀作业评比(一)
四月份:
1本校师徒教学活动
3五年级《义务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手册》抽查分析
4一年级教学质量调研和莲花小学调研
5期中教学质量测试
五月份:
1周佳课评选活动2城乡联动(二)
3小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比赛
4小学信息技术专项抽测
5小学生实验操作等竞赛
6优秀作业评比(二)
六月份:
1语文阅读、数学知识竞赛2复习研讨活动3期末常规检查
4四年级科学探究能力分析评定(中长期科学作业调研)
5小学毕业班语文、数学、英语学业水平县级专项抽测与分析
6年段教学质量测试
小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篇9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继续围绕“适应新常态、打造新状态”的新思路,以“扎实开展主课题研究”为重点,继续将教科研与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进一步增强科研服务教育教学意识,提升本校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
1、20xx年立项的省级课题《百年校训观照下的小学务本教育的实践研究》目前进入研究中期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总结、归纳,提炼前期研究成果,并对后期研究进行调整与部署。教科室要鼓励全体教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为在校老师搭建展示个人教育教学成果的舞台。
2、做好主课题研究的网络化管理工作。根据苏州市教科院《关于在全市推行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的意见》的要求,规范课题研究工作,力求做到课题研究的校本化、特色化、个性化,不断增强课题管理效能。根据教育官网之“xx课题网”设置的栏目及时上传相关资料。
3、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省内五大论文(师陶杯、园丁杯、五四杯、教海探航、教育管理)评比活动。
4、继续推进学生研究。要求教师学习《xx教育》xxxx年增刊“教育微研究”资料和区教科室选编“研究学生”文献材料,每月结合教研组活动开展自学课堂的微研究等。
5、做好校刊编辑和发行工作,为师生提供快捷的信息和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召开课题组长会议,布置学校教科工作。
2、分教研组学习《基于“研究学生”的有效课堂教学现象分析征文通知》,按要求写好参赛文章。
3、寒假教师论文评比。
4、期初校长部署课题研究工作。
5、向《xx教育》等发送稿件和信息。
6、编印《务本月报》xxxx年第1期。
四月份
1、分教研组开展“自学课堂”的微研究。
2、校长听取子课题研究汇报。
3、教研科研一体化实践交流活动。
4、向《xx教育》等发送稿件和信息。
5、编印《务本月报》xxxx年第2期。
6、组织教师参加教海探航等征文比赛。
五月份
1、分教研组开展“自学课堂”的微研究。
2、教科知识讲座。
3、学校主课题研究成果发布活动。
4、向《xx教育》等发送稿件和信息。
5、编印《务本月报》xxxx年第3期。
六月份
1、分教研组开展“自学课堂”的微研究。
2、学校教育科研组织建设交流会。
3、向《xx教育》等发送稿件和信息。
4、编印《务本月报》xxxx年第4期。
5、整理教科资料。
6、编印xxxx年校刊第一期。
7、期末教科研工作考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