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跑了》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黑板”跑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黑板”跑了》教案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重点、难点
1理解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
2体会安培专心致志搞科学研究的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卡、有关安培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指着黑板)这是什么?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
2揭题:“黑板”跑了(双引号用红粉笔标出)
3引导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问题一: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呢?
问题二:课题中的“黑板”为什么加引号呢?……
4过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好好地去读一读课文吧。
(以学生最熟悉的黑板为题,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课文前,你想对自己提些什么要求呢?)
———画出不认识的和不理解的字词,先请同桌帮忙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
(1)各种形式读,读准字音、读准词语。(注意“专、散、热、算、竖”等字的读音)
(2)指名读,齐读,比较难读的句子要读通顺。
3整体感知。
快速读课文,读好后想一想,课文讲的是哪个科学家的什么故事?
4穿插了解安培。
(1)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安培吗?
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3)理解“著名”,你能给它换个词吗?你能用上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安培吗?
(4)老师补充介绍安培的生平事迹。
(5)小结:安培真是个非常专心的人啊!
(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读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第一个疑问,知道课文中的“黑板”是辆马车的后壁;在感知的过程中穿插学习第一自然段,再由老师进行适当地补充,对安培其人有个初步认识。)
三、研读感悟
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安培的专心的。边读边用“”画出写安培专心的句子,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用“▲”标一标。
1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间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汇报,老师出示相应的句子,相机点拨。
重点句1:“有一天,安培在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1)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安培此时的样子。
(2)延伸:在那么热闹的大街上,那么吵闹,安培都能思考数学题,多专心啊。你也能像安培这样专心吗?指生说一说。重点句
2: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继续往前移动,安培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3.抓住重点句子反复读,体会安培聚精会神以至错把马车车箱后壁当黑板的痴迷忘我的程度。
4想像:如果你这时就站在这条街上,看到这件事,你会想些什么呢?
5总结:正是安培具有这种专心
究科学的精神,所以后来成了19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
四、拓展
1像安培这样专心做学问的科学家,你还知道哪些?以小组为单位补充材料。
2说一说你身边有没有像这些科学家一样做事非常专心的人?
3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1.把难写的生字记一记;2.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3.把今天的收获写一写。
板书设计:“黑板”跑了
发现“黑板”———高兴
“黑板”动了———着急、专心、聚精会神
“黑板”走了———不知不觉
“黑板”跑了———可惜
《“黑板”跑了》教案2【原文】
两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字词学习】
字:搞、顾、慢、辆
词:散步、热闹、衣襟、掏出、继续
【重点句子】
1.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2.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3.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 ( ) ( ) (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题,因为她太(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的贡献。
【参考答案】
……此处隐藏7033个字……(2)再指名读。
(3)真高兴啊!你为什么这样读?
(4)你们能像他那样读吗?想读的起立。
(5)这一段中有三个词意思相近,它们分别是(出示词卡):心算、计算、演算,你能区分它们,把他们填在恰当的位置吗?
(6)出示:1.开始他在(),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划呀划的。
2.他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以下。
3.他在“黑板”上()起来。
(7)先自己读一读题目思考。
(8)指名填。
(9)有不同意见吗?
(10)这三个词体现了安培由思考到计算的过程,让我们一起度,体会。
4.你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1)指名答,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出结果了!”
(3)再指名读。
(4)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自己先练一练。
(5)指名读,齐读。
(6)引读“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7)读到这儿,上节课有人提的'问题: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黑板怎么会跑?有没有找到答案?
(8)指名答。
(9)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提问题,还要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10)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黑板,可见他搞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说吗?
(11)能换个词吗?
(12)齐读课文,再次体会安培的专心。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测试》第50页第三项。
教后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感受。第一体现在“心算、计算、演算”的意义区分上,教学生带入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区分。第二体现在“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黑板怎么会跑”问题的解答上,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第三体现在表现专心意思的成语选择上,教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成语要勤查工具书,或请教家长、老师和同学。
《“黑板”跑了》教案101、知识技能目标
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培、粉”等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故事。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
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交流、想象、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由于我们的学生对科学家的故事很感兴趣,对安培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语言文字中学习安培做任何事都认真专心的精神,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三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端正、匀称地书写“培、搞”等六个生字。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认真专心的道理。能继续端正匀称写好“考、竖”等四个生字。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指导学生阅读新补充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精读感悟,悟中明理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下:
第一环节: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聚精会神、科学研究”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再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我将结合学生回答,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感受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故事。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 在学生自读第一段的基础上,通过换词理解“著名”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接着请学生将课前搜索到的有关安培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作一简单介绍,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感受,重点指导朗读好“著名、非常”等词语来激发情感。
2、 课文的第二--5自然段以具体的趣事来让学生体会安培搞科学研究的认真专心。我将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我出示相应的段落,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适时点拨。如借助多媒体录象,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感受街上的热闹,接着请学生想象自己在这样的街上会怎样?扣住“好象“通过自己与安培的不同表现的比较,进一步体会安培的专心,激发敬佩之情。
3、 交流课文第3段时,引导学生抓住“心算、计算、演算“比较三者的不同,区分它们的细微差别,体会用词的精细准确,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重点指导”太好了,特地、高兴地走过去“等词句的朗读。在品读词句上,体会安培搞科学研究的专心。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第4-5段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安培的动作、表情的变化,指导学生表演课文具体情境,引导评议时抓住“黑板慢慢向前移“指导用着急的语气朗读安培说的话,引导学生体会安培是不知不觉跟着走,扣住”聚精会神“体会安培的专心,在此基础上,媒体演示安培追赶马车的镜头,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看到当时情景的路人,你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通过换位思考激发赞美安培之情。扣住”才发现“体会安培思考数学题时的专心,启发学生说说题目和课文中的黑板为什么要加引号?进一步激发情感。
第三环节: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还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学做小演员,演一演课本剧。
2、选读一二篇成语故事,在班内组织成语故事会。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3、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狐、派”两字,请学生自学笔顺表,在学生交流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边示范板书,狐:注意右边这一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爪。派右半部分笔顺是要写得美观匀称。在学生书写时,我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教育学生“提笔既是练字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黑板跑了
思考
安培 专心 演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