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

时间:2025-09-01 16:20:09
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范文(通用8篇)

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范文(通用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范文(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

3.通过拟人、比喻的手法品味老舍生动优美的语言。

一、介绍老舍,直接导入

同学介绍

出示课件: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文创作。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在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期间,他曾经写过两篇文章,分别是《济南的秋天》和《济南的冬天》。在《济南的秋天》这篇文章里他曾这样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究竟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魅力让作者如此不遗余力的赞美它,热爱它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体味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和读不准的字词。

2.出示词语。自读——指名读

3.巩固词语。请3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突出它的这个特点?

——温晴——对比(举例)这些都是老舍先生对济南的真实感受,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2.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济南冬天的呢?

——济南的山和济南的水

3.小组交流:

①作者写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舒适的特点;薄雪覆盖下的山,小、太秀气的特点;城外远山,小水墨画的特点,美得精致。

②济南的水有哪些特点?

——温,绿,清

四、品味语言

1.赏析第二自然段

师:济南的山水如诗如画。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①这是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这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写山水之前,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的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文章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既表现济南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而且其中一睡一晒一醒更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老舍在文章中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山水冬景之美,请划出你最喜爱的句子,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你喜爱它的原因。

学生交流:

①人们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②“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③“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⑤“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⑥“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写出景物的外形,饱含喜爱的心情。——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⑦“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⑧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

——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十分传神的照应了“暖和安适的睡着”

城外的远山。——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⑨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

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⑩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用拟人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8.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重音和停顿的要求

2、学习课文抓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重音和停顿的要求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舍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

一、老舍及其创作

1.看课文解释①后补充: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写该文时,作者就在山东济南任教。

二、检查预习

(一)、读准下列字音

济南jǐ:地名。jì周济奇迹(jì):圈:quān圆圈;juàn猪圈;

暖和:nuǎn huo:着落:(zhuó)发髻(jì):两鬓(bìn)

看(kān)护妇镶(xiāng)边:狭窄:(xiá)

宽敞:(chǎng)水藻(zǎo)贮(zhù)蓄:澄清:(chéng)

(二)、解题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或信息(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三、整体感悟课文

(一)、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1、读法指导:字正、有感情、重音

2、学生个人读,学生评价老师示范学生再读

(二)、师生共同探导文本

1、作者笔下 ……此处隐藏11026个字……)阳光下的老城——暖和安适冬天的美景雪后的小山——秀美冬天的水——暖、绿、亮冬天的济南

第2课时

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重点)

2.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难点)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会修辞之美

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明确: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

明确:“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明确:“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

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明确: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目标导学二:品味用词之美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用词很是讲究,请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明确: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3.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请你指出并具体分析。

明确:“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矮松与白雪相互映衬,在白雪的映衬下,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白雪与蓝天相互映衬。“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草的暗黄色和雪的白色相映衬。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等。从视觉方面形象真切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物之美,让读者能更直观感受出济南冬天之美。

目标导学三:领会情感之美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探究一: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面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探究二: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目标导学四:写法探究运用

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可是一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此即古人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山山水水无不表现出他对济南的喜爱之情,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请你借鉴本文,描写一处或几处景物,要求使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不少于300字。

示例:天气新晴,料峭的严寒,抖落在黄昏里,仍然有沁骨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梧桐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晒谷场上,黄澄澄、亮晶晶的,宛如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空中每一个粒子都染上颜色,流动着,跳跃着,一眨眼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神秘的紫色、鲜明的橙色、华丽的金色,酡醉的红色……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周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但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宇宙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二、板书设计

优美的语言山绕老城似摇篮雪染小山如少女雪卧城外似名画清亮蓝汪汪如水晶

――→山水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可取之处,本教学设计根据文章的特点,从工具性出发,如体会优美的语句,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而在字里行间感受济南的“温晴”,以提升人文性的原则,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最终完成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不足之处,首先是对文本的研读不够到位。在对阳光朗照下的山和薄雪覆盖下的山进行教学的时候,对几个句子的赏析还是不到位。

  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8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2、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和生动准确的语言。

学习方法:朗读、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二、阅读主场

(一)学习小组集体利用工具书,消除文字障碍(正音、释词),熟悉课文内容。

(二)在学习小组内尝试朗读。

边朗读边议论:本文该怎样朗读?

在老师指导下提出朗读建议:语速要稍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要读出喜爱的感情。

(三)听课文录音,按上面的要求进行朗读训练。

(四)合作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分别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说明济南是个宝地,突出它冬天“温晴”的特点。“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2、学习第二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有山有水”/“晒”“睡”“醒”“小摇篮”“安静不动”“低声”“含笑”

3、学习第三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交流,再在班上发言。

这一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围绕哪个字?突出哪个字?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的?哪些词句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怎样的印象?

“妙”/“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范文(通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